当前位置:书法 > 书法家的故事 > 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>

古代书法家的故事

共有71 篇内容
    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

    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

    王献之个人档案姓名:王献之,字子敬。出生:公元344年。卒年:公元386年。享年:43岁。父亲:王羲之。母亲:郗蝽。配偶:晋简文帝新安公主。子女:神爱,晋安帝安僖皇后,29岁卒。官职:初为谢安长史,女为皇后,官至中书令。业绩:与其父俱以书法著名,世...

    阅读更多»
    关于王羲之的故事 终生迷道教,求长生不老

    关于王羲之的故事 终生迷道教,求长生不老

    终生迷道教,求长生不老 信道教成家风,子玄之早归天 王羲之信仰道教是有社会背景及家庭渊源的。西汉时,王羲之远祖王吉,就被道教信徒奉为仙人。王羲之的叔父王庾,被称为道教的部鬼将军。从此,信奉道教成为琅邪王氏的家风。 王羲之和子玄之、凝之及从弟王...

    阅读更多»
    书圣王羲之故事 他善于经营

    书圣王羲之故事 他善于经营

    王羲之建了几座大小不等的庄园,分布在会稽、吴兴、吴郡、丹阳,有土地,有树木果林。他十分重视庄园的经营,一有闲暇,便到自己的庄园里察看庄稼的长势,修剪果木。当然,他有佃农耕种,靠收租获取财源。 王羲之的庄园规模比不上王导的庄园大。王导在建康(...

    阅读更多»
    米芾书法的特征及其影响

    米芾书法的特征及其影响

    米芾书法的特征及其影响 米芾经过艰苦的跋涉,终于从集古字走向刷字,自成一家。他在《答绍彭书来论晋帖误字》诗写道:要之皆一戏,不当问拙工。意足我自足,放笔一戏空。即把翰墨视同游戏,只看重书写过程的娱情作用而忽视其结果的工拙,也就是舍弃一切功利...

    阅读更多»
    米芾的故事

    米芾的故事

    米芾(1051―1107),初名黻,41岁后改名为芾。字元章,号襄阳漫士,海岳外史等。祖居太原(今属山西),迁襄阳(今属湖北),后定居润州(今江苏镇江)。以其母阎氏曾为英宗高皇后接生过,他凭着这种藩邸旧恩步入仕途,得补浛光尉、临桂尉,历知雍丘县、涟水军、太...

    阅读更多»
    沉著痛快的行书名帖《苕溪诗卷》《蜀素帖》

    沉著痛快的行书名帖《苕溪诗卷》《蜀素帖》

    (一)《苕溪诗卷》款式、流传过程、书法特点、书写时间及其内容 1.《苕溪诗卷》款式、流传过程 《苕溪诗卷》(图24),全称《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》,是米芾行书代表作之一,墨迹,纸本,纵30.3厘米,横1895厘米。35行,共294字。此帖书于元祐三年(1088)八月八日。...

    阅读更多»
    雄健清雅的大字楷书名作 丰乐亭记碑 醉翁亭记碑

    雄健清雅的大字楷书名作 丰乐亭记碑 醉翁亭记碑

    宋仁宗庆历五年(1045)春,朝廷执政大臣、革新派人物杜衍、范仲淹、韩琦、富弼相继被罢官,欧阳修当时担任河北都转运使,上书极力劝谏,触怒御史中丞王拱辰等人,因此降职到滁州担任知州滁州地僻事简,欧阳修执政宽和,又正当年岁丰收,社会安宁,所以在公事之余,欧阳...

    阅读更多»
    毛笔的来历

    毛笔的来历

    毛笔的来历 秦国有一位大将叫蒙恬。一天,蒙恬打猎时看见受伤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的血迹,心中来了灵感。他剪下兔尾巴上的毛,将它插在竹管里,试着用它来写字。后来,他又发现,把这样的毛笔放到碱性的石灰水中浸泡,去掉兔毛上的油脂,兔毛就会变得更加柔...

    阅读更多»
    自制印章

    自制印章

    自制印章 元代书画家王冕是自制印章的先驱。有一天,他画好一幅画,觉得右下角缺一方...

    阅读更多»
    怀帖过江

    怀帖过江

    怀帖过江 东晋的名臣王导特别喜爱钟繇、卫瓘这两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。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钟繇的书帖《宣示表》弄到手,当做镇宅之宝。西晋末期,社会动荡不安,王导在逃难的时候扔下了金银财宝,却把《宣示表》缝在自己的衣带中渡过长江。有人爱财如命,...

    阅读更多»